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育 >>科教动态 >> 正文

科研教育

科教动态

我院科研成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GCS的诊断价值及免疫组化标记物筛选”通过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字号:
+-14

  我院病理科王强修主任医师承担的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GCS的诊断价值及免疫组化标记物筛选”近日通过专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随着超声和细针穿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瘤细胞的核特征是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主要形态学依据,但有时常并不典型,尤其是在伴有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时,单凭形态学常难以诊断,往往需借助免疫组化标记等方法来辅助诊断,然而目前仍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可靠的免疫标记物。

  该课题为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研究为关键点,应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了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CS)、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显示GCS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在具有PTC样核特征的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病例中ICAM-1的表达上调,与CK-19、Galectin-3及HBME-1联合应用可有效识别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病例中具有PTC样核特征的细胞。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关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提示预后的免疫标记物,总结出了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价值的免疫组化分子套餐,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预测患者复发及转移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题密切结合临床,设计严谨,技术路线清晰,统计方法恰当,结果真实,结论可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关研究内容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统计源期刊论文2篇,编写《欧洲杯押注app》一部,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分享到: